开科技米兰体育- 米兰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界打假先河
2025-10-08米兰体育,米兰体育官方网站,米兰体育APP下载
1993年一个寒冷的冬夜,当《科学时报》(时为《中国科学报》)国内科技部主任李存富带着刚刚取到的一篇文章在严寒中赶路时,他心中的兴奋与暖意让他至今不能忘怀。他刚刚拿到的是一组学术打假专题报道中的一篇重量级文章,这组专题开科技界打假先河。
1992年,李存富收到学部委员(院士)郝柏林从意大利寄来的一封信,信中揭露了中国矿业大学(原淮北矿业学院)教师李富斌从《新实验》杂志中原封不动地剽窃两位国外作者的论文,分别在美国《数学物理杂志》和《瑞士物理学报》上发表一事,并希望《科学时报》予以干预。在接到来信后,李存富立即进行调查取证,在得到了第一手资料证据后,正式将此事向全社会公开。
1993年1月13日,《科学时报》以《一起中外科学界极其罕见的剽窃论文事件》为题,刊出整版专题,揭露了李富斌的抄袭行为。在这期专题中,除摘发了郝柏林的来信外,还邀请学部委员(院士)撰写了短评文章《科技界也要打假》。同时刊出的还有美国《数学物理杂志》、《瑞士物理学报》编辑部的声明,证实了李富斌的抄袭行为,以及该杂志的处理决定,并附上了被抄袭的文章和李富斌“文章”进行对照,有理有据地将抄袭事件公之于众。这一专题立即引起了广大科技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1月13日,就在专题见报的当天早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报摘头条播发了这一消息,将其影响迅速扩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当即发表公告,将李富斌采取剽窃手段申请到的基金予以取消,“并无限期取消其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格”。1月15日,时任基金委主任、学部委员(院士)的张存浩在《科学时报》发表文章《旗帜鲜明地维护科学道德》。这篇文章就是前面提到的“寒冬中的暖意”。在该文中,张存浩代表基金委和他个人,对李富斌的剽窃行为进行了严正的谴责。
李富斌所在的中国矿业大学早在《科学时报》揭露此事半年前就接到了相关举报,但迟迟没有表明态度,作出处理决定。当《科学时报》于1月13日将此事公开后,校方才迅速作出反应。1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给《科学时报》发来电传稿,对报社的举措表示支持。1月18日,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两位副校长,以及科研处处长在《科学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公开表明了学校对李富斌行为的批评态度。
此后,社会反响陆续反馈到《科学时报》。2月1日,《科学时报》再次就此事件推出专版《全社会动员起来,共同维护科学道德》,刊发了社会各界对事件的态度。这些来稿除赞扬了《科学时报》“在维护科学道德中带了好头”外,部分文章还深入探讨了维护科学道德的体制机制的保障问题。特别是2月22日,樊洪业在《科学时报》发表专题研究《对科研作伪的辨识环节分析》,使这个单一的事件向更深入的领域拓展开来。
1993年3月1日,《科学时报》发布了中国矿业大学的上级主管单位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就此事向全系统发出的通告。通告要求所属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应以李富斌事件为反面教材,加强科学道德教育。在当天的报纸上还刊登了李富斌本人题为《我愿将功补过以平凡而勤勉的劳动报效祖国》的检讨。至此,李富斌剽窃事件的报道告一段落。在当天报纸的空白处,时任科学时报社社长的张玉台(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样有揭露、有事实、有反响、有主管部门表态、有被批评者检讨的系列报道,在国内还是不多见的。”此次关于剽窃事件的报道入选当年两院院士评选的十大科技进展。
从1992年9月2日郝柏林给《科学时报》致信,到次年1月第一个专题推出,中间相隔了数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李存富在调查取证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并再次验证了媒体干预现实的力量。
李存富在接到来信后,首先要寻找论文原文进行对照。遗憾的是,郝柏林在电话中说,他查遍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也查不到《瑞士物理学报》,于是延误到次年1月才正式见报。
其实,从《瑞士物理学报》创刊之日起,该中心就一直订阅该杂志,只是在事发的两三年中,由于经费不足才不再订阅。在电话中,郝柏林对我国科学期刊收藏的现状表示了极大愤慨。从这个事件中李存富意识到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经费困难的情况。当李富斌事件的报道告一段落后,他便约请中科院出版委办公室负责人郭志明前去调研。1993年3月26日,郭志明撰写的《中科院图书馆惨淡经营何时了》一文在《科学时报》发表。4月1日,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作出批示:“罗干酌,能否给一点钱扶一扶这个贫困户。可先请科学院研究方案。”4月4日,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罗干作出批示:“请中科院商财政部研处。”10月29日,财政部向中科院发布第666号文件,“明年我部将在你院事业费中,每年增加300万元”专门用以支持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