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 米兰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基金Q3加成长减消费TMT持仓创新高 信达策略
2025-11-06米兰体育,米兰体育官方网站,米兰体育APP下载
主动偏股型基金份额继续下降,存量基金净赎回压力增强。(1)主动偏股型基金2025年三季度份额合计为25406亿份,较2025年二季度环比减少2656亿份。(2)2025年三季度新成立基金2093亿份,较2025年二季度上升634亿份。(3)存量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率的中位数由2025年二季度的3.57%上涨到2025年三季度的10.34%,环比增加6.77个百分点。
2025Q3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持股比例中位数分别为92.06%、91.51%和88.51%,分别环比2025Q2上升0.93pct、上升1.25pct、上升2.26pct。2025年三季度高仓位公募基金数量占比较2025年二季度提升。
(1)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对500亿–2000亿元市值股票配置比例环比上升3.54个百分点,超低配比例上升4.14个百分点;对2000亿元以上的上市股票的配置比例环比上升5.23个百分点,超配幅度上升1.61个百分点;(2)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均加仓大市值股票。
TMT配置比例连续4个季度上升,截至2025年Q3继续提升到接近40%,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配置比例提升最多的行业是电子(二级行业中半导体、消费电子)、通信(二级行业中通信设备/PCB),另外计算机设备和国产算力逻辑(如
-W,归属港股商贸零售行业)相关行业也有明显加仓。主要基于AI算力链是当前市场中少数基本面景气上行,可能有业绩兑现的板块,同时受益于海外映射,主动偏股基金共识的景气配置方向。
配置比例下降最多的行业是银行、食品饮料(二级行业中白酒)、家用电器、汽车。主要基于行业景气偏弱,市场加速上涨期防御性板块弹性小。
行业和个股持仓集中度均明显上升。(1)主动偏股型基金2025年Q3持仓占比TOP3、TOP5和TOP10行业占比合计分别为44.65%、58.48%、79.25%,TOP3、TOP5和TOP10行业持仓占比环比上升7.30pct、9.41pct、6.90pct。(2)截至2025年三季度,重仓股数量占全部A股的比例为41.45%,相较2025年Q2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
主动偏股型基金份额相比2025年二季度持续下降。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规模上升,存量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压力上升。
主动偏股型基金2025年三季度份额合计为25406亿份,较2025年二季度环比减少2656亿份。分基金类型来看,偏股混合型基金16653亿份,环比减少2018亿份;普通股票型基金3260亿份,环比减少224亿份;灵活配置型基金5493亿份,环比减少414亿份。
从申购与赎回力量来看,2025年三季度上主动偏股型基金相对于宽基指数大多取得超额收益,但投资者止盈赎回压力明显增加,主动偏股基金净赎回率大幅上升。而积极因素在于,新成立基金份额连续2个季度回升,有利于形成增量资金入场的正向循环。
(1)2025年三季度,新成立基金2093亿份,较2025年二季度上升634亿份。(2)主动偏股型基金2025年三季度净赎回规模有所上升,净赎回率上升。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存量基金净赎回2531亿份,较2025年二季度的1065亿份大幅上升。普通股票型基金净赎回220亿份,偏股混合型基金净赎回1901亿份。(3)存量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率(净赎回份额/主动偏股型基金总份额)的中位数由2025年二季度的3.57%上涨到2025年三季度的10.34%,环比增加6.77个百分点。(4)分不同基金规模看,2025年三季度规模超过100亿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率中位数为13.15%,环比上升9.21个百分点。规模介于50亿元与100亿元之间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率中位数为10.32%,环比上升6.42个百分点。规模在20-50亿元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率中位数为10.75%,环比上升7.07个百分点。规模在10-20亿元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率中位数为9.54%,环比上升5.81个百分点。规模不足10亿元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率中位数为10.71%,环比上升7.11个百分点。
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变化情况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中位数继续上升。
从各类主动型基金持股比例中位数来看,2025年Q3普通股票型基金持股比例中位数为92.06%,相比2025年Q2上升0.93个百分点;2025年Q3偏股混合型基金持股比例中位数为91.51%,较2025年Q2上升1.25个百分点;2025年Q3灵活配置型基金持股比例中位数为88.51%,较2025年Q2上升2.26个百分点。2010年以来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各季度持股比例中位数的均值分别为89.08%和86.61%,当前两类基金的仓位水平处于2010-2024年均值水平以上。
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对港股持仓市值继续上升到3950.2亿元,较2025年Q2规模上升689.4亿元。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持仓市值占南下资金净买入金额的比例继续上升到9.1%,不过仍大幅低于2021年19%的高点水平。截至2025年Q3仍难言公募基金构成南下资金流入的主力。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重点加仓创新药、新消费等方向,一级行业中医药生物、商贸零售持仓比例提升较多。
从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分布来看,2025年三季度高仓位公募基金数量占比较2025年二季度提升。
从全样本股票型基金来看,持股水平在90%以上的数量占比为57.75%,较2025年二季度上升9.71个百分点。分基金类型来看,普通股票型基金持仓水平在90%以上的数量占比为72.03%,环比上升7.80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基金持仓水平在90%以上的数量占比环比提升12.69个百分点;灵活配置型基金持仓水平在90%以上的数量占比环比提升5.2个百分点。
分基金规模来看,2025年三季度不同规模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水平在90%以上的比例均提升。三
季度规模大于100亿元偏股基金持仓水平在90%以上的数量占比为63.42%,环比提升10.47个百分点;而规模不足100亿元偏股基金持仓水平在90%以上的数量占比则为52.20%,环比提升12.91个百分点。
以A股各板块自由流通市值的占比为基准,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超配科创板,低配主板、创业板。从变动趋势上看,对科创板的超配比例小幅上升,对创业板低配比例下降,对主板低配比例大幅下降。
以上述主动型权益基金重仓股为样本,截至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对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持股占比分别为69.65%/16.94%/13.41%,与2025年二季度相比,主板持仓占比下降2.79个百分点,创业板持仓占比上升1.71个百分点,科创板持仓占比上升1.08个百分点。
以各板块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为参考,主动偏股型基金对科创板的超配幅度为3.49%,对主板、创业板的低配幅度为0.54%、2.95%。从变动趋势上看,剔除股价波动的影响,主动偏股型基金在2025年三季度重点加仓科创板、创业板,减仓了主板。环比来看,2025年三季度主板低配比例下降7.37个百分点,创业板低配比例下降1.45个百分点,科创板超配比例上升0.18个百分点。
2025年Q3市场风格波动较大,先小盘后大盘。主动偏股型基金相对主要指数取得超额收益。
2025年三季度,A股主要指数中,中市值风格的中证500涨幅最高。主动偏股型基金相对于宽基指数大多有一定超额收益。
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对沪深300从平配重新转为超配、对中证100超配比例上升,对中证1000从超配转为低配。
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对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配置比例为47.28%,环比上升2.44个百分点,超配幅度为4.43%,环比上升3.85个百分点。对中证100指数成分股超配幅度为8.17%,超配比例环比上升2.19个百分点。对中证500指数成分股超配幅度为5.54%,超配比例环比下降2.32个百分点。对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低配幅度为0.09%,由超配转变为低配。
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对500亿–2000亿元市值股票配置比例环比上升3.54个百分点,同时超配比例上升4.14个百分点。对2000亿元以上的上市股票的配置比例环比上升5.23个百分点,超配幅度上升1.61个百分点。而对100亿–500亿元中小市值股票低配比例环比提升8.72百分点。
考虑到不同上市板的龙头股的行业风格鲜明且有较大差异,我们进一步观察主动偏股型基金在主板和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值偏好的差异。
主板方面,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对主板中对500-2000亿元市值股票超配比例为9.02%,较上季度提升3.97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最大;而对2000亿元以上市值股票的超配比例为23.45%,较上季度下降2.31个百分点。对200-500亿元市值股票的低配比例为1.58%,较2025年二季度提升4.20个百分点;100-200亿元的低配比例为6.80%,环比下降0.11个百分点;50-100亿元的市值股票的低配比例为10.97%,环比下降0.08个百分点;50亿元以下的市值股票的低配比例为13.12%,环比下降2.35个百分点。
创业板方面,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对2000亿元以上市值股票的超配比例为33.38%,环比提升21.5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最大。对500-2000亿元以上市值股票的超配比例为8.02%,环比下降15.22个百分点。对200–500亿元市值股票的低配幅度为1.46%,环比上升8.93个百分点。对50亿-100亿元市值股票的低配比例为11.29%,环比上升1.06个百分点。
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对科创板500-2000亿元市值股票的超配幅度为23.57%,从低配转为超配,环比提升30.62个百分点;对50–100亿元市值股票的低配幅度为9.62%,环比上升2.20个百分点。对100–200亿元市值股票的低配幅度为10.81%,环比上升10.20个百分点;而对2000亿元以上市值股票超配幅度环比减小3.27个百分点。
2025年Q3市场风格明显偏向科技成长,AI算力、存储、半导体等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热度进一步升高,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股加权市盈率从2025年Q2的53.7倍上升到69.1倍。
5.2 2025年Q3主动偏股基金加仓方向:重点加仓科技成长,TMT持仓比例创新高
年Q3公募基金加仓方向:(1)基于高景气主线向科技成长进一步集中,TMT抱团程度加剧。
主动权益基金重点配置方向进一步向科技成长集中,TMT配置比例连续4个季度上升,截至2025年Q3继续提升到接近40%,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配置比例提升最多的行业是电子(二级行业中半导体、消费电子)、通信(二级行业中通信设备/PCB),另外计算机设备和国产算力逻辑(如阿里巴巴-W,归属港股商贸零售行业)相关行业也有明显加仓。主要基于AI算力链是当前市场中少数基本面景气上行,可能有业绩兑现的板块,同时受益于海外映射,主动偏股基金共识的景气配置方向。
AI主线之外,成长板块中电力设备(二级行业中电池、光伏设备)加仓幅度居前,主要基于基本面底部企稳回升的预期较好。
周期板块中有色金属(工业金属)配置比例提升幅度居前,主要基于产能格局好,受益于地缘格局变化有涨价动力。
配置比例下降最多的行业是银行、食品饮料(二级行业中白酒)、家用电器、汽车。主要基于行业景气偏弱,市场加速上涨期防御性板块弹性小。
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在上、中、下业的持仓市值占比分别为9.38%、17.30%、73.32%;超低配幅度为为-0.43%、4.14%和-3.71%,环比变化分别为0.12pct,-0.88pct,0.77pct。其中,上游和中业均有不同幅度的加仓,而下游减仓明显。
从风格来看,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大幅加仓成长板块,小幅加仓周期,减仓消费和金融。
分大类板块来看,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在成长、必选消费、可选消费、周期、金融及其他(稳定类)板块的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55.33%、16.58%、11.57%、9.38%、4.79%、2.35%。与2025年Q2相比,环比变动依次为9.63pct、-2.51pct、-3.34pct、0.76pct、-2.79pct、-1.76pct。
成长板块超配比例上升,周期板块虽然持仓占比提升,但剔除股价波动的影响仍低配。
成长、必选消费和可选消费板块的超配比例分别为15.56%、5.17%、-1.60%,其中可选消费与必选消费的超配比例分别环比下降3.53pct和1.89pct,成长的超配比例环比提升4.78pct。周期和金融板块低配幅度环比下降0.12pct,0.72pct。其他(稳定类)低配幅度上升0.20pct。
2025年Q3成长风格涨幅居前,周期风格次之。主动偏股型基金配置风格基本顺应市场行情。
分行业看,持仓比例方面,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主要加仓的行业包括:电子、通信、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商贸零售、机械设备、传媒。减仓幅度最大的行业包括:银行、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汽车、国防军工、公用事业。
一级行业中,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占比前五的行业为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通信和传媒,持仓占比依次为23.35%、11.10%、10.19%、8.07%、5.77%。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对电子、通信、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商贸零售持仓占比提升较大,环比变化依次为5.52pct、2.78pct、 2.17pct、1.39pct、0.94pct。减仓较多的行业包括银行 、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汽车、国防军工,环比变化依次为-2.61pct、-1.47pct、-1.38pct、-1.33pct、-0.93pct。
剔除市场波动的影响,超低配幅度提升最多的行业是:电子、通信、电力设备、非银金融、有色金属。超低配幅度减少最多的行业是:汽车、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国防军工、轻工制造。
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超配电子、医药生物、通信、电力设备、有色金属,超配比例依次为11.51%、4.75%、4.14%、3.70%、1.21%。低配银行、非银金融、传媒、商贸零售、计算机,低配比例依次为-9.21%、-6.11%、-2.61%、-2.22%、-1.71%。从环比变化上来看,2025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超低配比例增加最多的是电子、 通信、电力设备、非银金融、有色金属,分别增加了3.35pct、2.34pct、0.58pct、0.52pct、0.49pct。汽车、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国防军工、轻工制造超低配比例下降的幅度最大,分别为-1.32pct、-1.07pct、-1.01pct、-0.71pct、-0.56pct。
二级行业中,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占比明显提升的板块为通信设备、半导体、电池、消费电子、元件,持仓占比下降幅度较大的有白色家电、城商行Ⅱ、通信服务、白酒Ⅱ、股份制银行Ⅱ。
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占比提升幅度最大的申万二级行业分别为通信设备 、半导体 、电池 、消费、电子元件,持仓占比分别提升3.85pct、2.74pct、1.74pct、1.72pct和 1.44pct。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占比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为白色家电、城商行Ⅱ、通信服务、白酒Ⅱ、股份制银行Ⅱ,分别下降1.45pct、1.19pct、0.99pct、0.87pct、0.87pct。
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超低配比例相比2025年二季度提升幅度排名前五的行业为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半导体、元件、国有大型银行Ⅱ,分别提升2.95pct、1.28pct、1.18pct、1.07pct、0.73pct。超低配比例相比2025年二季度下降幅度排名前五的行业为白色家电、城商行Ⅱ、乘用车、通信服务、化学制药,分别下降1.16pct、0.71pct、0.68pct、0.58pct、0.54pct。
我们从两个维度来观测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持仓集中度,分别是行业层面和个股层面。
(1)主动偏股型基金2025年Q3持仓占比TOP3、TOP5和TOP10行业占比合计分别为44.65%、58.48%、79.25%,TOP3、TOP5和TOP10行业持仓占比环比上升7.30pct、9.41pct、6.90pct。
(2)我们统计申万一级行业每个季度的超配幅度,并计算排名前三/前五行业的加总超配幅度,并将此定义为基金持仓的行业偏离度。截至2025年Q3,行业偏离度(前三行业)为20.40%,相较2025年Q2环比上升3.92个百分点;行业偏离度(前五行业)为25.31%,相较2025年Q2环比上升4.73个百分点。
个股层面来看,持仓集中度较2025年Q2上升。我们统计每期成为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股的股票数量,并计算重仓股数量占全部A股的比例,这一比值越低则表明个股层面上的持仓集中度在提高。截至2025年Q3,重仓股数量占全部A股的比例为41.45%,相较2025年Q2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说明个股持仓集中度较2025年Q2上升。
风险因素:选取样本信息和实际持仓信息存在偏差;历史信息无法完全代表未来。
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负责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每一位分析师在此申明,本人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准确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组成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分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